
用户提问
提问时间:2025-09-25

用户提问
提问时间:2025-09-25
真心建议:公司没业务也别乱做0申报!
专业解答
因信息时效,以下回复仅供参考,请以实际为准
-
三合好会计在线顾问
专业会计师
回答时间:2025-09-25
“公司没业务”和“可以0申报”之间不能直接划等号,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财税常识。
下面我为您详细解释一下 “为什么不能乱做0申报” ,以及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。
一、什么是“0申报”?
“0申报”指的是企业在纳税申报期内(通常是季度或月度)没有发生任何应税收入,也没有发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等情况,因此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应纳税额为零。
关键点: “0申报”申报的是应纳税额为0,但并不代表所有申报表的所有栏目都可以填0。
二、为什么“公司没业务”也不能乱做0申报?
“没业务”通常指的是没有营业收入(即销售额为0),但公司只要在运营,很大概率会产生一些与收入无关的必要支出。这些支出会直接影响你的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。
如果你有以下情况,做0申报就是错误的,甚至是有风险的:
1. 存在账面资金流动(最常见!)
公司开业后,只要发生了对公账户或老板垫资的行为,就不再是“0申报”的状态。
老板垫钱: 比如老板用自己的钱支付了办公室租金、购买办公用品、支付员工工资。这笔钱在账上体现为其他应付款(公司欠老板的钱),这属于负债,不是0。
有开销: 公司支付了任何费用,如水电费、快递费、差旅费等,这些都会产生期间费用(管理费用等),导致利润表亏损(利润为负),但资产负债表不为0。
乱做0申报的后果: 你向税务局申报的利润表数据全部为0,但你的账本上却显示有费用和亏损,这叫“账表不符”,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关注对象。
2. 存在期末资产
有库存: 公司开业时购买的电脑、打印机等固定资产,或者为未来业务准备的存货。这些是公司的资产,不能填0。
有银行余额: 公司账户里有资金,这就是货币资金,是资产,不能填0。
3. 存在员工
只要公司雇了员工(哪怕只有法人一个),并且给他发了工资(哪怕工资是0,但社保医保不能为0):
需要申报个人所得税:员工的工资薪金需要按月申报,这里可能产生应纳税额(如果超过起征点),也可能申报为0收入(如果未超起征点),但申报行为必须要有,不能什么都不报。
需要缴纳社保、公积金:这些是强制义务,必须申报缴纳。
三、正确的做法是什么?——“零收入”申报
正确的做法不是“0申报”,而是 “如实申报” 。即使当期没有营业收入,也应该:
建立账套,规范记账: 即使没有收入,也要把公司发生的所有费用(如租金、水电、办公费、工资等)清晰、完整地记录在账目中。
进行“零收入”申报: 在申报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时,收入栏填0,但费用、成本、利润等栏目需要根据实际账目填写。这样申报后,企业的利润可能是负数(即亏损)。
利用“亏损”: 这个“亏损”在未来5年内是可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。也就是说,等公司以后有收入了,这些前期亏损可以帮你合法地少交企业所得税。如果你乱做0申报,这些亏损就无法被税务系统认可,也就失去了抵扣资格,白白多交税。
四、长期乱做0申报的严重后果
税务异常与罚款: 税务机关通过系统比对,发现你申报的数据与预期经营情况不符(如公司有社保支出但申报收入为0),会判定公司异常,可能面临罚款和纳税信用等级降级。
成为重点监控对象: 连续3个月或一年内累计6个月零申报,会引起税务局特别关注,很可能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,面临严格的税务稽查。
发票降版降量: 税务局可能会限制你使用发票,如减少发票数量、降低发票版面金额。
影响公司法人和股东信用: 纳税信用等级低会影响法人、股东的个人信用,可能影响贷款、出行等。
总结与核心建议
情况
错误做法(乱做0申报)
正确做法(如实申报)
公司有开销(如租金、工资)
所有报表数据填0
收入填0,但按账本如实填写费用、资产、负债等
公司有员工
不申报个税和社保
按时为员工(包括法人)申报个税(即使收入为0),缴纳社保
公司有资产(如电脑)
资产项填0
资产项按实际价值填写
真心建议的总结:
只要公司还在运作(有人员、有地点、有发生费用),就应该聘请专业的代理记账公司或会计,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,并基于真实的账目进行纳税申报。 这笔每月几百元的费用,是为了避免未来巨大的税务风险和损失,是非常有价值的投资。千万不要为了省小钱,给自己埋下大雷。